走进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贵州园“贵州树王馆”

2020-11-02 11:54:58浏览:3评论:0来源:贵州日报   
核心摘要:黔山多灵草 古树此间生走进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贵州园贵州树王馆梵净山紫薇王  在梵净山脚下的紫薇王保护园内,生长着世界上
 

黔山多灵草 古树此间生

——走进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贵州园“贵州树王馆”

梵净山紫薇王

  

  在梵净山脚下的“紫薇王”保护园内,生长着世界上最大最高的紫薇树。“紫薇王”估测树龄1380多年,树高34米,冠径15米,胸径1.9米,1998年选入贵州省古、大、珍、稀树名录。这株高大挺拔、筋骨嶙峋的“紫薇王”,每年脱皮一次,开花时花色红白相间,朵大色艳,十分美丽。然而它只开花,不结籽,不繁衍。因而全国仅此一株。人们用“稀、奇、神、灵”来形容这株千年古树。

  

中国杉王

  

  生长在习水县东皇镇太平村的这棵800年巨杉,高44.8米,胸径2.23米,冠幅22.7米,主干材积84立方米,在杉树圈里是当仁不让的“中国杉王”。

  

赤水桫椤

  

  “蕨类植物之王”桫椤,曾与大型爬行动物恐龙同生共荣。如今,在赤水的金沙沟,有4万多株桫椤奇迹般地繁衍至今。它们堪称赤水植物王国最早的原住民。

  

千年“四球茶”树

 

  据不完全统计,贵州省已发现古茶树120万株以上。其中最大一株古茶树,高9米,冠幅9米,胸径约1.7-1.8米,树龄约3200年,“隐居”于普安县青山镇夜郎坝山中。

  

千年红豆杉王

 

  岑巩县客楼乡下寨村这株近2000年树龄的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豆杉,需要5个成年人牵手才能合抱。树高约30米,偌大的树冠枝繁叶茂,如巨幅绿色伞盖覆盖了约500平方米的地面。

  

贵州银杏王

 

  在盘州市妥乐乡,600年树龄以上银杏树有1000余棵,是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地方之一。而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天台山一株古银杏,树龄据称已4700多年,被誉为“中华银杏王”。

 

楠木王

 

  在思南县青杠坡乡四野屯自然保护区内,这株古楠木估测树龄达1300余年,被誉为“楠木王”,但在都匀还有一株树龄约1600年的金丝楠木。

  

  黔山多灵草,树则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存在。作为名扬中外的“山地公园省”,贵州特殊的地质地貌与气候环境成为众多古树名木的伊甸园。除了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个国家森林公园,走在乡野田边,人们不经意间就能遇见枝繁叶茂的古树名木,其中不少堪称“古树之王”。

  随着10月18日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在黔南都匀开幕,作为本届绿博会贵州园特色展陈之一,“贵州树王馆”令人大饱眼福。巨大而透明的年轮切片悬挂在展厅中央,清晰地展示着树木内的细胞和导管每年重复一次由大到小、材质由松到密的变化。年轮一圈又一圈,时间一年又一年,人们根据年轮来推知树木的年龄,进而考察森林的年代。

  展厅的四面墙上,张贴着巨幅的古树名木图片,辅以文字、视频解说。参观者可以在这里,与贵州最古老的银杏王、楠木王,充满传奇色彩的习水中国杉王、称霸世界的紫薇王、赤水桫椤,以及享誉亚洲的岑巩红豆杉、普安茶树王等“古老树王”来一场穿越时空的亲密邂逅。

  “不看不知道,原来贵州有这么多古树,有这么多关于古树的故事。特别适合家长带孩子来参观、研学。”一位都匀的参观者告诉记者。

  “看了贵州树王馆,真想跋山涉水去实地看看,感受古树吐纳千年的气息,聆听当地人说起它们古老的故事。”一位观展者在笔记本上写着。

  确实如此,亿万年的繁衍、千百年的生长,使得这些上榜的古树名木成为贵州地质演化、气候变迁与文化历史的见证,具有生态与人文等多重属性。与树相伴、与树相生,树木构成了贵州乡土记忆的重要部分,勤劳淳朴的贵州人民,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敬畏古树、保护古树的传统。

  捆之以红绸,村民们将古树奉为神灵,在树下举办重要的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喜乐。在黔东南,每年有传统节日数以百计,农历二三月间,各地村民有“买树秧节”“讨树秧节”的习俗。其中,最为独特还要数从江岜沙苗寨,在那里,树是岜沙人生命的象征,也是灵魂的归宿。

  苗岭山区,清水江畔,古往今来,草木葱茏。优质树木,使得贵州在历史上曾是多个朝代朝廷采办“贡木”的主要地区。明朝年间,朝廷将清水江畔的杉木视为“皇木”。也因为“皇木”的采集,从明清至民国,清水江经历了“水运三千里,木商五百年”的木材时代。木材时代见证了清水江开发历史,造就了以“诚信、生态、礼法、和谐”为核心的木商文化,从而真实、系统、连续地记录了贵州生态文明的进程。(文/记者 曹雯 供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创中心)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新雪季更精彩 吉林冰雪盛宴品“美味”

上一篇:

重庆:把“森林大市”建成“森林强市”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linjiaowang@163.com
 
0相关评论